1月2日,遠東股份(600869)發布公告稱,2023年12月份,公司收到子公司中標/簽約千萬元以上合同訂單合計為人民幣26.08億元,同比增長14.01%。1月—12月,公司收到子公司中標/簽約千萬元以上合同訂單合計為257.96億元,同比增長13.48%。
智能纜網業務1月—12月累計中標/簽約千萬元以上合同訂單為236.31億元,同比增長21.63%。其中,12月中標/簽約千萬元以上合同訂單為25.31億元,同比增長117.87%。繼中標多個特高壓項目后,公司再次中標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新建工程(甘肅段),持續為中國特高壓電網發展及國家“十四五”重點項目建設貢獻遠東力量。
2023年 遠東電纜很堅實
探索新技術腳步從未停歇
以創新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
服務客戶與合作伙伴
2023年 遠東電纜有力量
以專業成就品質 以服務鑄造口碑
守正出奇,堅持可持續發展
2023年 遠東電纜見神采
趁勢而上,聚勢而強
邁向了更加綠色、低碳、可持續的
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3年 遠東電纜顯底氣
智能纜網業務累計中標/簽約
千萬元以上合同訂單為236.31億元
同比增長21.63%
很堅實、有力量、見神采、顯底氣
回望2023這一年我們邁出的步伐,習主席用四個短語來形容:很堅實、有力量、見神采、顯底氣。這一年經歷了風雨洗禮,但也看到了美麗風景。
中國制造動力奔涌,上天下地入海,彰顯中國高度、中國精度、中國深度……日新月異的創造讓人目不暇接,遠東也在風浪中實現了指觸星辰、架空遁地、逐夢深海全場景覆蓋,強健了體魄、壯實了筋骨。
中國高度 上天的“綠色動脈”
遠東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執行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產業董事長蔣承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多年來,我們在市場布局中持續精耕細分賽道,培育行業翹楚產品,特高壓導線就是我們的‘得意之作!
2023年特高壓新建6條,遠東參建5條。遠東相繼中標國家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送電特高壓工程——隴東-山東±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陜西延安黃河大跨越工程、首條以清潔能源輸送為主的電力外送通道——寧夏—湖南±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項目、國家重點清潔能源產品服務項目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甘孜——天府南1000kV線路工程)、瓜州北大橋申曦線路工程(遠東330Kv產品突破)等,實現了大容量、低損耗、高安全、高效、遠距離輸電。
截至目前,各線路運行狀態良好,支撐保障線材質量滿足“一次投運成功、 長期安全運行”要求,用戶反饋滿意。
中國精度 陸上的“得意之作”
2023年,遠東參建的調度通信樓項目榮獲“魯班獎”、參建的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深中通道主線貫通、巴拿馬 ETESA 230Kv復合線項目首次突破、哈薩克斯坦輸變電線路合導線首次銷售突破......每一項榮譽背后都印刻“遠東”印記,方寸之間見匠心 ,貴在堅持、難在堅持、成在堅持。
深中通道
2023年遠東參建阿塞拜疆在建最大光伏項目并網,國內在建最大光伏治沙基地蒙西光伏治沙項目并網,云南在建單體最大光伏項目并網,凱芙特短合岸電項目國產化量產......諸多事關中國國家形象的重點工程中,都有“遠東智慧”貢獻其中。
在眾多大國重器中,遠東展示著行業龍頭的胸襟與氣度,更以“創造價值,服務社會”的使命感,用“心”守護無數人的光明和溫暖。
中國深度 入海的 “藍色金融”
“海纜在海上風電和海洋電力傳輸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國家正在大力發展上述領域。在行業層面,海纜是我們電線電纜行業‘皇冠上的明珠’,遠東必須摘取。從企業自身布局來說,進軍海纜能讓遠東完成線纜全品類、全場景覆蓋,實現‘上天、入地、下!,是遠東鞏固行業優勢、彰顯龍頭地位的重要戰略舉措!边h東控股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遠東股份電纜產業首席執行官陳靜曾表示。
2023年隨著能源政策的進一步深入,海上風電技術日益成熟,海纜也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在此背景下,遠東持續優化產業布局,調整定增方案,聚焦海纜業務,其中遠東高端海工海纜產業基地項目已入選2023年江蘇省重大項目,遠東將抓住海風大功率、遠海和浮式技術等趨勢,憑借線纜領域豐富的項目經驗、技術實力、極致服務等優勢,積極為國家海洋經濟發展貢獻遠東力量。
發展無止境,跨越無盡頭
2024年 鼎新革故
遠東電纜將進一步落實
質量強企、品牌強企、人才強企、科技強企
始終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聚焦國家戰略需求與
行業未來發展
用智能制造
筑牢產品質量防火墻
2024年 不忘初心
遠東電纜將始終堅持
“以客戶為核心”的服務理念
在嚴格質量管控體系和
制度文化的作用下落到實處
將“極致”滲透進
生產、研發、服務、銷售的
每一個環節
以極致的產品和服務
傳遞源源動力
贏得客戶的選擇與信任
2024年 篤行不怠
遠東將持續深耕細分賽道
堅持創新驅動、技術引領
用具有核心的自主知識產權
推動線纜產業發展
加快線纜行業技術的快速迭代
構筑“海陸空”線纜排頭兵
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